時間:2015-03-10 14:34:00來源:未知 點擊:0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面對空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國經濟運行態勢如何?國家統計局26日發布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一連串數據勾勒出我國經濟增長平穩、結構優化、質量提升、民生改善的運行全景。從公報來看,我國去年GDP增速放緩但就業增加。
焦點1 全國流動人口超2.5億人
去年年末全國內地總人口為1367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為74916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54.77%。全年出生人口1687萬人,出生率為12.37‰;死亡人口977萬人,死亡率為7.16‰;自然增長率為5.21‰。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為2.98億人,其中流動人口為2.53億人。
焦點2 GDP放緩但就業率增加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36463億元,比上年增長7.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8332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271392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306739億元,增長8.1%。與過去的高速增長相比,去年經濟增速略有放緩。
去年我國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22萬人。勞動生產率繼續提高,全年國家全員勞動生產率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同時,全國物價水平較為穩定,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低于年初預期目標。
焦點3 去年財政收入穩定增長
全年全國一般公共財政收入140350億元,比上年增加11140億元,增長8.6%,其中稅收收入119158億元,增加8627億元,增長7.8%。
焦點4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長10.1%,扣除價格因素,實增8.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6.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26635元,增10.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實增9.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9497元,增長12.7%。
其他主要數據
房地產用地供應量下滑25.5%
去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61萬公頃,比上年下降16.5%。其中,工礦倉儲用地15萬公頃,下降29.9%;房地產用地15萬公頃,下降25.5%;基礎設施等其他用地31萬公頃,下降1.9%。
數據顯示,去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月同比上漲城市個數上半年各月均為69個,下半年月同比上漲城市個數逐月減少,12月份為2個,月同比價格下降城市個數增加至68個。
因私出境人次同比增兩成
公報顯示,去年我國居民旅游消費增長較快,國內游、出境游都有較大增長,且出境游增幅更大,因私出境人次同比增長接近兩成。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國內游客36.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7%,國內旅游收入30312億元,增長15.4%。國內居民出境11659萬人次,增長18.7%,其中因私出境11003萬人次,增長19.6%。不過,去年入境游客則略有下降,為12849萬人次,同比下降0.5%。
透過數據看發展
我國經濟運行“換擋不失勢”
公報勾勒了我國經濟的運行全景,其中改革開放、科技創新所形成的諸多亮點,彰顯了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新趨勢。
換擋不失勢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說,與過去的高速增長相比,去年經濟增速盡管略有放緩,但既沒有“掉擋失速”,又蘊含著更高的含金量。從全球主要經濟體看,7.4%的增速仍是高的。這些數據表明我國經濟總體向好、穩中有進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結構調整新進展
統計公報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我國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態勢明顯;資源配置效率顯著提升,正向高技術、低消耗的集約型發展方式轉變。謝鴻光說,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表明我國經濟正處在向中高端演化的過程。
匯聚發展新動能
從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到推進“先照后證”,再到啟動“營改增”改革試點……這些改革舉措點燃了大眾創業的激情,大大激發了市場活力。新興產業不斷涌現,正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